日前;江苏省质监局连续发布各类文具产品监管抽查和风险监控质量分析报告.笔芯液、修正液、橡胶、作业本中发现部分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其中线上产品质量问题多于线下.今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受理文化体育用品投诉;质量问题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网购文具质量普遍较低
“味道好极了,我不敢给孩子用!”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许多用户在修正液产品下留下这样的信息.
现在网上购物太方便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开始在网上买文具.但江苏质监局的分析报告显示,电商平台采购的商品质量普遍较低,钢笔、橡皮、修正液等用品的标签数量是实体店的两倍,网上采购的练习本通过率仅为54.8%。
90%以上的补充苯超标
9月,江苏省质监局连续发布各类文具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线上线下文具样品90%以上超过国家推荐标准,90%以上橡胶增塑剂超过国家推荐标准,90%以上作业书含有移动式荧光增白剂。
“苯基物质对人体有剧毒。增塑剂会影响孩子的激素系统。荧光增白剂的危害目前尚无定论,但长期皮肤接触可能会被人体吸收,对学生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江苏省质监局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为什么文具质量堪忧?
为什么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文具产品仍然有市场,并且大行其道?记者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如下。
1.监管不力,不合格产品屡禁不止。
有专家指出,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和职责不明确造成的监管漏洞是市场上非法商品存在的重要原因。
江苏省质监局在本次检查中对相关店铺销售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了标注,负责人表示已通知相关店铺整改。但在南京某学校附近的“德友文具店”,质监局发现,不合格的一至二年级数学书仍在柜台上出售,不合格的主要问题“脏痕”,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2.缺乏硬性标准的企业选择性“盲目”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文具引用的国内标准是“GB21027-2007”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其中给出了铅、汞、砷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迁移限值,但文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指标不要求,对迁移荧光增白剂也没有要求。
3.对免费分发的需求是不够的
记者了解到,江苏、安徽等地虽然发放免费文具,但普遍无法应付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在安徽,免费的作业书一般每学期20本左右,但大部分是按照作文书、绘本、三线书、田字格书等来划分的。每本书20页左右,体积不大